数字艺术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设计总结大会

发布者:邱灵 审核人:燕晓山、刘杨 发布时间:2025-01-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数字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总结大会于2025年1月10下午在逸美楼313会议室举行。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燕晓山、副院长刘杨、11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教务干事等出席了本次总结会。

会议重点对本届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特色经验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首先由11 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对本班级毕业设计作品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与分享。从整体来看,本届作品选题题材展现出多样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选题涉及地域文化、非遗技艺、比赛选题等),其中动画类作品40件、插画作品42件、影视短片作品13件、UI设计作品29件等,特别是有的班级紧紧围绕“益阳故事”展开创作,聚力打造益阳IP,深入挖掘了益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这不仅体现了同学们对家乡益阳的深厚情感与细致观察,更是一个个生动的文化载体讲述着专属于益阳的精彩故事。除了特色之外,还有一些作品呈现出单一化的问题,比如部分H5 交互设计类型的作品交互形式较为单一,多局限于基础的点击、滑动等简单操作。在信息展示手段上,交互这类能够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但创新交互形式运用甚少,未能将 H5 技术的交互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总体而言,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在画面视觉呈现上,视觉效果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图形设计方面,风格多样,细腻的插画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简约的图形元素则传递出简洁明了的信息。同时,合理的排版布局让信息层次分明、清晰易读,整体上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与吸引力。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作品总结与分享,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清晰地认识到了三年培养周期在创作与技能上的不足之处。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在题材选取上的优势,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与非遗文化,同时把重点放打造益阳故事、AIGC提升效能、为非遗技艺赋能等方面,学子们以作品为答卷,用匠心与热爱回报母校的栽培、回应教师的谆谆教诲。他们不仅是数字时代的创作者,更是“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践行者。

每一次的毕业设计作品都是一次“岗位赛证融通”的具体表现,是数字艺术学院莘莘学子对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对母校与师者培育之恩的深情回馈。在这场数字与艺术交织的盛宴中,学子们以代码为笔、以创意为墨,在虚拟与现实间构筑未来图景——从交互式VR场景到国潮动画叙事,从沉浸式游戏设计到智能媒体装置,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课堂所学的知识沉淀、项目实战的行业经验以及“以赛促学”的创新突破。这是对“五金”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数字艺术学院产教融合土壤中绽放的繁花。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数字艺术学院